一、射击场馆管理规定
1、学校射击馆主要用于运动员的射击训练,除教练和本队队员外,其他闲杂人员一律不得入内。 2、射击训练前十分钟,射击馆管理员和教练员必须做好清场工作,排除一切围观者,安排好打靶和训练队员,设立安全区和禁止标志。并派出警卫和观察哨,规定预备、射击、打靶、射击结束四种信号。 3、射击馆设立靶位隔离区,实行一人一道一靶位限高定位射击,严禁在限高定位控制范围外射击。 4、坚持先训练,后射击的原则。训练射击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不准持枪开玩笑,严禁枪口对人。 5、在射击过程中,未经教练员同意,任何人不得擅自出入靶场,更不准携带枪弹或其他有关射击教具离开射击场。 6、射击训练结束后,教练员要及时做好验枪、擦枪工作,并及时归还保卫科入库,当天领用当天归还。严禁私自保存枪弹。 7、在领用枪弹和归还枪支过程中,必须严格运输规程,枪弹放入保险箱里,并由教练员和保卫人员押运,杜绝事故发生。 8、爱护馆内器材设施,保持馆内清洁。不准随地吐痰、吸烟和吃零食。严禁大声喧哗、嬉戏打闹,严禁在场内踢打任何球类。
二、枪支弹药安全管理规定
1、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和其他枪支管理法规、标准。
2、单位法定代表人或主要领导履行枪支安全管理责任,在人、财、物方面为枪支弹药安全提供必要条件。
3、明确单位主要领导、主管领导和安全保卫部门、枪支安全管理人员及保管、使用人员的抢支安全管理职资和法律责任。
4、学校训练科、保卫科,负责枪支弹药管理工作,组织落实枪支弹药安全保卫措施。
5、结合学校实际建立健全枪支弹药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保卫工作预案。
6、选派政治可靠、身体健康的专门人员负责枪支管理、保管、看守、押运等工作,并报送公安机关审查、备案。
7、定期对教练员、运动员和枪支弹药管理、保管、看守、押运等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并对其进行政审。
8、枪支弹药使用实行领导审批制度,做到依法领取、及时退还。
9、严格执行枪支弹药运输管理规定。
10、未经公安机关批准不得私自调剂、转借枪支弹药,报废枪支弹药须报公安机关批准,由公安机关统一收缴。
1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工作档案,安全管理登记表、资料等须保存五年以上。
三、枪支弹药使用管理规定
1、枪支、弹药使用实行领导审批制度,做到依法领取,及时退还。教练员根据训练工作的需要,经主管领导同意并签字领取一定数量的枪支和少量的子弹,由各教练员分别负责管理和使用,各类弹壳全部点数回收。
2、枪支配置、持有、使用人员要严格遵守枪支安全管理和使用规定。
3、射击训练场所实行封闭式管理,明确教练员对枪支的管理责任。
4、要认真核查每名运动员子弹实际使用数量,确保剩余子弹如数回收入库。
5、发生枪支弹药丢失、被盗(抢)按规定程序迅速报告。
四、枪支弹药运输(携运)安全管理规定
1、按照公安机关审批许可的品种、 数量、路线运输(携运)枪支弹药。
2、使用封闭式专用车辆。
3、枪、弹分开运输。
4、配备2人以上专职押运力量。
5、制定周密的安全防范预案,明确责任人。
五、枪支弹药库安全检查规定
1、单位主要领导每季度、主管领导每月、保卫部门每周、保管人员、库房值守人员每天对枪支弹药库及安全防范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其中值守人员对库室安全每2小时至少巡视一次。
2、检查人员要按照规定内容进行认真检查,并详细填写《射击体育运动枪支弹药库安全检查记录表》。
3、发现不符合规定的项目,要提出整改意见,并跟踪检查落实。
六、枪支弹药库保管员职责
1、严格道守本单位《抢支弹药库安全管理制度》和《枪支弹药库技术防范系统管理规定》等制度。
2、负责抢支弹药出入库和保管工作。
3、严格执行双人双锁制度,不得将分管钥匙交与他人。
4、两名保管员要相互监暂,不得单独一人在库房内作业。
5、严格履行枪支弹药出入库登记手续。对枪支弹药出入库要进行开箱检查、核查登记,认真核对并记录时间、枪型、枪号、子弹数量等内容,让有关人员在出入库记录上签字。
6、严格履行枪支弹药库出入人员登记手续。认真填写《人员出入库(室)登记表》,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库房。
7、对库存枪支、子弹坚持“日清月结”,做到账目清晰、准确,帐物相符,并做相应记录。
8、严格执行枪支弹药按需出库原则。
9、发现库内枪支弹药帐物不符或防盗门、窗和技防设施等异常时,及时向单位领导汇报。发生枪支弹药被盗、被抢案(事)件时,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现场,并及时向公安部门报告。
10、保持枪支弹药库内环境卫生和枪支弹药的码放整齐。
七、射击馆盗抢应急预案
1、发现或接到盗抢事件的报告,射击馆、训练中心负责人应立即奔赴案发现场
2、发生盗抢事件时,立即按下报警按钮,打110报警,同时立即报告。
3、要求部门人员保持绝对冷静,不贸然行事,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4、稳住犯罪分子,以便争取时间等待救援人员,记住犯罪分子相貌、穿着特征等。
5、控制现场,通知门卫做好围追堵截准备。
6、听从公安人员指挥,劝阻、疏散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
7、迅速制服犯罪分子,同时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将犯罪分子送交公安部门。